建德市下涯镇的陈樟贵老人,今年已经73岁了,祖祖辈辈都在新安江上打鱼为生,到他这里已经是第八代了。最近,这位在江面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渔民有了一个新的职业——模特,这看起来与他互无交集的职业,陈大伯却做得有模有样,由于生意太好,请他当模特还要先电话预约。
老渔民无意间成“模特”
昨天,记者来到了陈大伯的“家”中,那是一艘停在下涯埠头湿地上的乌篷船。由于受“凤凰”影响,他把船靠在岸边,悠闲地抽着烟。今年73岁的陈大伯是土生土长的下涯人,祖辈都是渔民,他长大后也靠捕鱼为生,这一做就是四十多年。这几年鱼少了
,年纪也大了,他干脆长期在村子边上打鱼。陈大伯捕鱼的地方刚好是一块湿地,这里水流平稳,沟壑纵横,偶尔还有白鹭从低空掠过。每当清晨,湿地上云雾缭绕,远处的小山若隐若现,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不过,陈大伯并没有心情看风景,他最大的希望是能多打点鱼,由于这几年鱼越来越少,他每天的收入平均只有三四十元。他每天凌晨1点钟就要撑着小船出去撒网、捕鱼,5点多伴着朝霞收网回岸。记不得是从什么时候起,这里来了一群背着大包、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他们在下涯埠上支起了三脚架,捕捉江雾中的风景。那时,陈樟贵和老伴捕鱼归来经常能碰到这些摄影爱好者,次数多了,就有人上来跟两老搭讪,让他们摆起捕鱼的架势。陈大伯是热心人,看到别人愿意免费给自己拍照,他开心地当起了模特,撒网、撑桨、点渔灯,有求必应。
做模特带来意外收获
“起初我是不收钱的,他们有时候拍完后会给我买包烟买点酒什么的。”陈大伯笑着说,“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了,江苏、上海、义乌、宁波、绍兴等地都有人过来,很多摄影者拍完后,都会给我一两百块钱当酬谢,我就收下了。”当“模特”的次数多了,陈大伯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他告诉记者,他一般一天在两个时段做模特,清晨是四点半到五点之间,这时天蒙蒙亮,江上有雾,周围的景物倒映在水面上,他的船从西往东撑到湖中央,迎着朝阳撒开鱼网,那是摄影师最喜欢的;晚上在8点到9点之间,把两盏煤油灯挂在船头,此时,缓缓地撑着小船,渔火和水中的倒影会使水面上星光点点,也非常漂亮。
由于陈大伯频频出“镜”,他渐渐成了当地的名人。去年年底,他的家人从新安江买来一份年画,发现里面一幅“江枫渔火”的照片上的渔民竟然就是他;前不久,孙子到市中心的广场上玩,指着一幅宣传画兴奋地叫起来:“爷爷!爷爷!”,原来这幅宣传画上模特就是陈樟贵。
陈樟贵做模特出了名,找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于是每到双休日,他干脆就休渔做起了专职模特。既然是专职,他也给自己的“出场费”定了个价,一个小时50元,撒网100元,6月、7月间,他毛估估赚了2000多元钱。
“模特”队伍正在壮大
为了方便别人联系,陈大伯还特地买了个手机。他说,以前在这里拍照的人,有些在摄影比赛中得了奖,所以这里名气传开了,上个星期日一下子来了百来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现在双休日找他做模特都要提早好几天预约才行。
听说陈大伯做模特可以赚“外快”,村里其他渔民、渔娘也纷纷加入到了模特队伍。下涯村的一位渔民告诉记者,他凌晨1点出去打鱼,清晨5点回来做模特。过去好不容易才打到三斤鱼卖了30块钱,可做一回模特就能赚100元,比打鱼划算多了。
由于下涯村原汁原味的风景和很纯朴很敬业的“模特”,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村口原来十来米的埠头经常会站不下,现在镇里正打算在旁边再搭出一块平台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同时拍摄。每到双休日,周边的民居就住满了人。去年刚买下村口一间大房子的徐继春老人说,今年这里来住宿的人特别多,原来他这里有7个房间供摄影者住,后来看人多又弄了4个房间,可到了周末还是不够住,他打算过几天把房子装修一下,再腾出几个房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