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给黑白照片染色,到如今的个性婚纱照,承载了30年来重庆人对时尚和美的追求。昨天,金夫人集团总裁周生俊,也是业内公认的一位在岗最久的婚纱摄影师,就向记者讲述了他眼中30年来婚纱照的变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重庆就有少量的婚纱照出现了,但当时全是黑白照片。”62岁的周生俊在摄影行业打拼了30余年。他告诉记者,当时他在留真相馆拍的都是黑白相片,摄影师在拍照之余,还要在冲洗的照片上“着色”:先把底片送到广州冲洗,然后由专人“化妆”,甚至在衣服上染颜色,要花20多天。
1989年,周生俊下海开了金夫人影楼,率先引进一批彩色的婚纱和彩色冲洗机,打开了重庆的彩色婚纱照时代。
“刚开始,由于重庆人对专业婚纱照太陌生,生意冷清了1年多,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局面才打开。”周生俊回忆说,90年代起,每天起码要接待十几对新人,有的客人甚至提前几天从万州、涪陵坐两三天来拍一套婚纱照,真可谓疯狂。
由于摄影师不够用,流水线作业成了最简便的模式。化完妆的新人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新人的造型也大同小异。
“到现在可大不一样了。年轻人喜爱的全是个性化婚纱照。”周生俊表示,现在每一对新人到影楼拍照,都要搭配一个摄影师、助理、化妆师的小组,进行一对一拍摄。而婚纱照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拍外景上,除了金夫人开设的仙女山、海南三亚等外景基地外,新人们自己选的外景也是花样百出:停车场、家、酒吧、电影院、荒草地,有的新人还会在婚纱照里重新演绎相识相恋的过程,“总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