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安哥讲述: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作者:周文 http://www.gmw.cn 2008-11-27 08:50:59 来源:信息时报
0

    被誉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流派的领军人物,广东十大摄影家的中国新闻社资深摄影记者安哥(原名:彭振戈)11月22日作客由信息时报协办的“羊城学堂”,为现场坐满两个讲学厅的市民带来了一场顶级视觉大宴。

    在播放的幻灯片“渐渐打开的窗口”“婚恋的变迁”、“跳舞的变迁”、“选美”等11个章节中,生动再现了“生活在邓小平时代”。

    不评职称不做官不评奖

    上世纪90年代,广东出现了一批以民间立场、平民视角记录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生活的著名摄影家,安哥(彭振戈)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安哥昨日给“羊城学堂”听众带来的不仅仅有他对人生、艺术的感悟,更多的是社会纪实的视角,记录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寻常百姓的细琐生活。

    安哥认为,“历史给我们这一代摄影记者的使命是把世事告诉市井小民,最主要的是用心灵观照世界。”生于大连市的他在高中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1968年2月到云南西双版纳当农垦工人,种橡胶(资讯,行情),当“知青”7年。1975年,到广州做工人4年,直到1979年才进入到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任摄影记者。1988年7月,在广州中山图书馆举办了《中国:开放百态》个人影展。

    “我2001年退休,拿着国家给的退休金,我不评职称,不做官,不评奖。”即使不愿意张扬作品,但摄影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国际各种著名的影展,并获得大奖的安哥至今坚持他的“三不”原则,坚持“把摄影立场以民间面目出现转变为民间立场。”

安哥作品

安哥作品

展示改革30年巨大变化

    在讲座中,安哥通过幻灯片向现场观众展示了改革30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

    25年来,安哥坚持近乎社会学的视角,勤耕不辍,镜头一直对准着改革开放之中的中国民众生活场景,从东北边陲到港澳特区,足迹遍及中国绝大多省市。在安哥的镜头下,“前言”中有1979年喜为人父的幸福,有当工人时与工友们练搏击时的回忆,“渐渐打开的窗口”中有第一次从上海请来模特表演队,台下党政军代表们或惊讶或欣赏或批判或鄙夷的目光。

    1982年,广州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毗邻港澳,是“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地方。许多干部像“学大寨”一样来广州“参观学习”。画面中,“他们蹲在街头,若有所思,形体语言极具雕塑艺术美感。”随后,幻灯片以“婚恋的变迁”、“跳舞的变迁”、“选美”、“照相”、“民工潮”、“西湖路灯光夜市”、“市民生活”、“治安”、“场景”、“再见三峡”等11个篇章展现了史诗般的“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事件纪实。

    安哥说:“现在活跃在新闻一线的80后90后有闯劲,有思想,他们一样可以做到小小年纪就拿到摄影界的最高奖项,让人钦佩”。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