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丽娟
5·12汶川强烈地震,造成无数百姓遇难,无数房屋被毁,无数群众无家可归……国难当头,举国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这场战役中,我们的许许多多摄影记者及时赶赴第一线,用手中的相机凝固了一个个历史瞬间,为这段历史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影像记录。
在随后的两个多月里,这些影像除了在各大媒介上广为刊发外,还被用于各机构所举办的“抗震救灾”摄影展览,并相继被收入各式各样的摄影画册中。同时,各种规模的有关“抗震救灾”的新闻摄影比赛也都在积极征稿中。“这些表现地震灾难的照片是否适合参加新闻摄影比赛并进行评奖呢?”一些新闻摄影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由此也引起了业界人士的不同看法。现将这些不同观点刊出,希望能引起广大读者的思考。
反方:不赞成地震新闻照片参赛评奖
日前,资深摄影记者张燕辉在其发表的一篇博文中明确表示,不赞成汶川大地震新闻照片评奖。“在灾情发生过后仅两个月,我陆续收到‘关于抗震救灾’新闻摄影比赛投稿参评的消息。首先,我从心里感谢并佩服摄影记者无畏的勇敢冒险拍出大量真实感人的照片,有目共睹,赞扬以‘新闻(照片)拯救生命’的实践不辱使命的职业价值。然而,我不赞成汶川大地震新闻照片评选比赛。”他提出如下理由:
其一,新闻摄影比赛的目的是评出好照片,承认作者的水平,鼓励推陈出新,拍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但是在这次地震中,许多新闻照片都是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尤其是第一时间抵达灾区中心的摄影记者。他们是为着报道和记录的单纯目的去采访去拍摄。可是这些照片相互比较,由于评判的标准不同,评委的眼光不同,很难界定这张照片比那张照片水平有着层次的差别。许多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照片,可能因为构图、光线或者其他表现力不足而让位给其他一些当时没有社会影响力的照片。评出的金银铜或一二三等奖很可能难于服众,而引起很大争议。
其二,不能否认,有些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去灾区是怀着创作获奖的目的去拍摄。他们把这次灾难当作创作的舞台,难得的机遇,虽也冒着生命的危险,也吃尽千辛万苦,但把获奖当成了唯一目的。如果这些照片获奖,真不知道那将会讽刺的是什么?
其三,如果摄影记者或者摄影师由于拍摄这次惨烈的地震照片获了奖,获得了荣誉和奖金,那他的心里承受的该是什么感觉呢?他很可能长久内疚由于“国难”而“获奖”,他能骄傲和自豪吗?也许他能宣布,奖金全部捐献灾区……
张燕辉认为,“这次是一场极为特殊的国难,那些赴灾区的摄影记者都在进行着和经历着一场特殊的战斗洗礼,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完成了历史使命,而且是出色的,有了当时的照片报道,有了照片展览,有了照片画册,或也将有其它方式的照片展示,再评奖还有那么必要吗?”
摄影记者齐洁爽对此表示赞同,希望更多人一起呼吁。他认为在地震发生的最初几天,摄影记者做到了如实记录受灾状况,反映救灾进展情况,让人们看到真实的灾区。但此后某些到达现场的摄影记者的心态发生了扭曲。“地震给某些投机专营的摄影记者以机会,使他们通过这个难得的平台捞取资本,通过到达灾区镀金获利。”影友将博也提议,汶川大地震的照片一律不要评奖。因为这样的场合无论是谁去拍都能拍的很好,而且大多数人是记者,这本身是他们的工作。另外,灾区的儿童心灵创伤还没抚平,当看到这些照片创伤会在记忆中会再度恢复。影友刘剑锋也认为,中国新闻摄影如果不从“奖”本位跳出来,就算再来一万次海啸,也无法“免俗”。不拿汶川摄影作品评奖,不仅需要勇气,还有内心的修炼。网友魏民留言称,新闻摄影进步靠记者的良知和刻苦,经典照片自会起示范作用。要评选,也只能以职业性、工作性评选为好。他担忧多数灾害摄影比赛把灾害也娱乐化了。
正方:新闻评奖是对新闻工作者的致意
香港《摄影杂志》主编伍振荣则提出了与张燕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任何新闻照片参加新闻摄影比赛都是没有问题的,参加者获奖更是不应被反对的。新闻比赛之目的,是对新闻工作者无畏地维护读者知情权的致意,包括新闻摄影。
“虽然四川地震是令大家感到哀伤的国难,有人认为不应拿那些纪录灾情的照片图利,但我不认为摄影记者把四川地震的照片参加正式的新闻摄影评奖要受到谴责、受到压力,因为新闻摄影就是要报道事实、把新闻实况送到关心事件的读者的眼前,没有这些冒险到灾区直击实况的摄影记者,读者哪能从报刊看到灾区的实况?摄影记者的工作是危险的、艰辛的,为的就是让大众知情。新闻评奖是为了表彰新闻工作者而设的,新闻摄影奖也不例外,拍摄每宗新闻的照片都可以参加比赛,为啥唯独四川地震的照片就不能参加?退一步说,救灾英雄要表扬,摄影记者冒险到灾场前线采访也值得表扬,为何有人提出要剥夺这些摄影记者参加新闻评奖的权利?”
影友梁长斌留言称,尽管大家在拍片记录的时候心态和目的各异,但能够生动真实的记录现实,本身就是不容易,何况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的!即使有人的确是抱着想获奖的心态赴四川拍摄的,只要能够拍出高于国家级专业摄影师、记者水平的好照片,也是值得嘉奖的。因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我们再现了事实,通过这些照片是可以唤起人民良知和爱国热情的!他认为,新闻照片评奖,评的是摄影留住真实的水平。何况是事情过后,政府或某个机构在组织评奖,而不是这些摄影人“自慰”般的自我表现或自荐。总之,为汶川大地震新闻摄影照片评奖,是应该的,甚至是必须的。
影友陈耀文认为,新闻照片就是对新闻的纪录。大地震是新闻,就会有照片,有照片就会有评选,没什么不妥。“至于把感情和评选混淆起来的思考,我觉得是需要澄清的。概念不同,不能扯到一起。”影友范海波则表示,无论是评选还是参加比赛,这些记录灾难的作品应该体现它的价值,让更多的人关注灾难所造成的一切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