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关时代的形象“出口”
 http://www.cnpressphoto.com 2011-05-13 22:20: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0

7月21日,姚明在北京参拍《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

  在公共协商中完成文化传播

  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首先体现在其设置国际议题的能力以及在议题执行过程中对游戏规则的解释与支配能力,这根本上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全球传播以及合法化程度。美国提供了一个普遍效仿的文化传播模板:通过公民教育来确认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萨默瓦将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归纳为:个人主义、平等、物质主义、科学与技术、进步与变化、工作与娱乐、竞争),通过对人权、自由、民主等政治概念的全球推广来获得重构世界游戏秩序的解释能力;通过大众文化的全球传播实现自身文化的无缝渗透,并使其成为一套普世价值。当前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是一个反复强调但从未论证清晰的命题。绝大多数学者从儒学古典中寻求答案: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张岱年将中国文化的特征概括为四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其实,文化传播需要遵循传播规律,但绝不是一场文化表演。一方面,由于不同文化所处的价值观维度不同,价值传播需要考虑对方的文化认知模式,进而探寻文化对话的“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文化传播不能成为一场文化表演,缺少了对话与交流的文化传播注定是一场单薄的“文化秀”。在当前的对外传播中,书法、京剧、中国功夫、传统刺绣、民族舞蹈等文化样式的价值精髓往往已被剔除,反倒变成了一场制造猎奇与围观效果的赤裸裸的文化表演。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 ] [字体: ] [打印] [关闭]
发表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cnpressphoto@gmw.cn
京ICP备19055723号  Copyright ©cnpress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