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甄子丹在北京参拍《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杨慧峰摄影
在公共提议上强调文化回应
当前社会进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风险社会,诸多全球性的公共危机议题不断浮出水面,如何从文化深处寻求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智慧,无疑是提升国家形象识别力的有效途径。在工业文明摧毁与重建的“创造性破坏”(熊彼特语)轮回中,整个世界变得愈加不可把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全球公共危机议题,比如生态平衡、经济安全、心理健康、贫富差距、人道救援、区域和平。如何在这些公共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有效地参与到公共议题的全球对话与行动中,这是一个国家培育提升其国家形象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如何从传统文化深处提取能够回应这些公共议题的文化资源,这是文化公关的核心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有关天与人、人与物、人与心的诸多哲学理念无疑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比如,老子思想中关于生态破坏的批判(“无名之朴”,“虽有舟舆,无所乘之”,“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关于好战野心的批判(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关于现代人身心压抑的批判(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关于金钱崇拜的批判(知足者富),关于女性歧视的批判(牝常以静胜牡)等等。对西方人来说,这种声音无疑是来自东方世界的天籁之音,更是对未来图景的中国式的想象与占有。
|